查看: 0|回复: 0

一个2011届985高校研究生的职场“绝笔”书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的故事发生在2012年1月13日下午4点左右。如果您感兴趣并有耐心看完,而且您感同身受,请您转发给更多的人看到,谢谢!
  
    首先,我做个自我介绍。本人80后,来自南方某省会郊区的农村,本科与研究生分别就读于北京两所理工科高校的经管类专业,一个211,一个985,在高校林立人才众多的北京,这点本事没有值得吹嘘的资本,算是一个简单的背景介绍吧。
    开始进入阅读之前,我想请你能保持耐心,读完我篇长长的文字。如果你是大学生、大学应届毕业生、刚入职场的菜鸟或者公司中高层高管,我衷心的希望你们能通读一遍,我的经历应该会对你们提供一个好的案例,应该会引起你们的一些思考。也欢迎你们对我的经历进行各种解剖与分析。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曲折毕业求职路
  
    我2011年研究生毕业,在生活成本巨大的北京,我也经历过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经历过的迷茫:在回乡与留京的选择上捉摸不定。但是有一点我很明确的是,我既不想考公务员(虽然为了满足父母心愿报了也考了但是纯属逢场作戏),也没有想过通过其他择业途径弄个北京户口。这两点和我大多数的研究生同学和朋友都不尽相同,我算是个异类。我在同学中算是个小愤青,对各种社会时政很关心,对社会不公十分痛恨,更不屑于溜须拍马卑躬屈膝,只希望找一个相对公平的行业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们是两年制,到了研二同学都忙着找起工作来,我也不例外,四处观察,四处投简历,四处面试,虽然面试的机会很多但毕竟北京人才济济,很多面试一轮两轮之后都杳无音讯。我自认为自己眼高手也不低,看问题具有大局观能敏锐把握事情的发展趋势,也能着眼于细微脚踏实地,但是本人在正式场合下总有紧张拘束表达欠妥的缺点,加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竞争对手中不乏清华北大人大外经贸等经管类牛校同学的身影,所以必须承认差距。我也在私底下与他们有过交谈,发现大多数的能力水平与自己差不了太多,但是学校资源对他们眼界的开阔学校光环对他们道路的开拓真的提供了不少的帮助,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他们通过努力学习应该拥有的,除了羡慕就只能鞭策自己能更加优秀。
    转回来继续说我自己。后来在经历几次求职失败之后,我对自己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在自己学艺不精的领域(如金融)直接放弃,把目光转向市场类、管理咨询类的职位。这时候我对择业的地域还是没有明确的想法,觉得只要找到一个对自己发展有帮助的公司,在自己能胜任的岗位上,地域无所谓。然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老家的政府在北京组织了一个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的招聘专场,于是兴冲冲的去参加了,从而进入了现在所在的公司。
  
  (二)激情工作的半年多时光
  
    我所在的公司是老家的一个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在当地知名度颇高,属于IT行业。公司的政府关系很好,承接的众多项目都来自于政府机关或国企,尤其与各大电信运营商关系紧密。我所在的部门是公司的产品部,岗位是营销顾问。2010年11月底接到Offer后被公司人力资源部告知需要去公司实习,于是与12月中旬开始实习。虽然确定的岗位是回老家的总部上班,但是公司在北京有分公司,于是可以就近在北京实习。
    当时,公司承接了某部委的一个国家级项目的技术支撑工作,我也有幸参与其中。当时,公司负责该项目的产品部副经理直接带我,每天和公司同事一起参与业务讨论、产品设计等,对一切都很陌生但又充满了求知欲,于是边干边学,每天都充满了乐趣。我们的项目属于最近炒得很火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而且定位很好(在国内环境下由于政府参与也有不利因素,因为民众已经习惯性认为政府是恶的,尤其以我这样的愤青看来,很理解,但参与之后发现很多事情也有被过度渲染的成分,暂且不说了。),所以我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贪婪的吸取着可以吸取的一切养分,不到半年就基本了解了这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基本知识,包括近几年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各类细分产品市场如移动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教育等发展现状,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各参与主体,包括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制造商、平台运营商甚至操作系统平台提供商等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自己感觉了解越多,不懂的也就越多,虽然从基本面上了解了很多知识,但实际上从专业精深的维度来看的话,自己真是一无所知,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虽然我铺的面很广,电子商务、LBS、游戏、阅读、社区等一切与互联网相关的细分领域都有涉猎,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聚焦,找到我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我开始在涉猎各细分市场的时候开始准备调整学习的方向,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产品运营与市场推广。在互联网行业,运营相对于推广来说属于更高的一个层次,产品推广可以算是产品运营的一个分支,但是运营无疑离不开对市场对用户的深入研究,所以,我决定从市场推广切入,扎实的研究目标市场与目标用户,了解用户需求,发挥我市场策划及文笔好的优势,练好基本功,然后再逐渐转向产品运营,在更好的发展用户、提升用户活跃度,最终提高整体收入的目标下开始新一轮的学习与挑战。
    又跑题了,继续拉回来说。在这个项目的实习初期有一段时间因为需要向甲方提供项目的整体推广方案及项目运营方案,于是有几天都是通宵达旦的加班,我也连续加了两天两夜的班,那两天每天只睡4个小时左右,但是我依旧精力充沛乐在其中,因为真的学习到了很多。我帮着整理方案大纲、修改方案内容,也攥写部分方案内容,那时候也发现学校学的与公司需要的差距很大,所以一直都是在边干边学的状态中工作。
    项目本打算在2011年9月份上线,由于工期紧张,大家也很卖力,确实过了一段充实的日子。但是,春节过后情况开始发生改变,负责项目的部门副经理不知为何不再参与支撑工作,改由另一位同事负责,团队也换成了其他的人,项目推进变得缓慢起来。
    3月份我顺利转为试用,一季度的绩效考核为B,属于前20%的行列(一般得A的约占5%)。一晃时间到了6月份,中旬时候我顺利转正,月底时候我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期间仅请假统共不超过7天。然后就正式进入了工作。
    这时候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回老家总部还是留在北京。最后选择的时候我还是选择留在北京,因为通过仔细分析后,我觉得在北京更加利于我职业的发展以及能力的提升,原因如下:
    (1)北京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居于全国首位,聚集了中国或全球几乎所有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资源集中;
    (2)北京IT行业活跃度很高,各种互联网沙龙、论坛、创业交流会众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多;
    (3)在满足行业资源集聚与活跃度高的前提下,会提高工作开展的效率。
    因为接触了这个行业,所以在了解之后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最终决定暂时留在最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北京。当时谈妥的薪资是按老家标准5K-6K给的,当我提出想留在北京的时候,北分的人资主管开始反口,并不承认,说老家和北京针对应届生的工资标准是一样的,但是当初招聘时说的是北京要比老家高1K。这时候除了觉得不满外,也就安慰自己说就算是自己职业规划不明而交的学费吧。(其实,我的薪资在北京和同在北京的其他211高校的同类岗位的研究生比起来还是要高1K的。)
    三月份的时候新的团队已经到位,具体的开发工作在总部进行,北京团队主要进行产品的内容引入与前期的市场推广策划工作,我主要负责市场推广计划的制定、活动策划等工作,虽然有些纸上谈兵,但在这个过程中,甲方领导提出了很多意见,也和同事沟通交流、自主学习,对方案的策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好的市场推广方案需要包括行业分析、目标市场分析、目标客户分析、竞争对手分析、SWOT分析、市场定位等营销战略侧的部分,更需要战术规划,而且必须做到可执行,传统的4P理论基本可以囊括,但是针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各部分,你需要了解产品(服务)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能带给用户什么价值(尤其是差异化价值),通过什么渠道能让用户知晓或接触到你的产品,怎么样能让用户购买你的产品。以上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而针对每一环节,你都需要制定出详细可执行的方案,从而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如此才能实现提高用户数的目的。(我发现认识到这些其实远远不够,在实战中,一般资源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找到怎样一个即成本最小且效果最好的营销组合才是难中之难。这种具备高效整合资源并能高效决策执行能力的人才是营销高手。当然创意可以锦上添花。)
  
  (三)打酱油的火星人团队
    
     进入了6月份,由于各种原因,项目肯定不能按时上线,之前我所做的工作只能都推迟执行。也是这时候开始,工作的状态慢慢发生了变化,方案继续修改完善、内容合作也断断续续的推进,在蓄势待发的关键时刻突然转为原地待命,这对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当然,期间由于公司领导层的一些决策更改对项目的停滞有很大关系,这里不是我该讨论的。
    再后来,北京团队精简为专职的5人来负责市场推广与内容合作的工作。从八月底开始,我们包括甲方某部委下的一项目执行单位的参与同事也都进入了打酱油的状况。我们公司有写日报与周边的要求,然后每天我们5个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的编日报,其中两个同事由于是总部外派的,不用参与这边的考勤,所以经常不来项目支撑单位上班;另外三个包括我是属于北京招聘的每天要考勤(一个工作三年的同事,跟我关系不错,PPt做得很棒,日报超能编,唯一的毛病就是爱打听,另一个同事是应届毕业的一女生)。所以,对于总部外派过来的两同事的优厚待遇我们仨都很”羡慕“。
    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Q群聊天、女生看淘宝、男生玩微博,干着各自喜欢干的事情。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一个月之后,我有些受不了了,不想自己刚毕业就这样把大把的光阴给荒废了,于是自己开始学习,通过新浪微博的微盘下载了很多社会化营销、(移动)互联网各细分市场行业分析报告、互联网产品运营等电子资料,也购买了《营销革命3.0》、《说服力》、《结网——改变世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市场营销咨询:方法、工具与案例》等书籍,前三本已经看完并时常翻看笔记或书本,偶尔也看看《南渡北归》、《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中国怎么办》等,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主。
    期间,我在负责运营和维护项目的一个新浪官方微博(由于之前发生过媒体报道实施事件,所以微博改名换姓后保留V号由我在管理),体验社会化营销之道,目前粉丝540多,我个人的新浪微博粉丝数700多。在运营微博期间,也在总结一些微博运营之道,也策划过详细的微博运营计划,但由于领导暂压住微博宣传这一方式所以没有执行。另一个学习渠道是参加业内的沙龙活动,如车库咖啡的创业交流活动、PM产品经理大会、Pmcaff在北京组织的活动等。第三个渠道就是和业内的同学及朋友聊天,了解他们的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其中一个负责某电子商务公司下的一淘宝店运营,于是和他交流淘宝商店的运营心得及推广方法,并把我的一些合理意见与方法交由他去实践,结合效果分析总结经验。
    正是这样的状况下,我感觉不应该如此下午,也偷偷去面试过两家公司,一家是通信行业某知名人士新创公司的市场类岗位,由于属于3G行业,当时了解不多,,而关于市场类的专业问题却没有提及,还被面试官责难为何没有带毕业证与学位证,后来不了了之。另一家公司是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经过四轮专业性很强的面试艰难通过拿到Offer,可以进入煤炭电力冶金事业部,后来经过认真的考虑我还是放弃了,原因是该公司是合伙制企业,公司是采取项目合伙人负责制,基本工资1300左右,加入项目组加工资6000左右,然后还有项目提成,但是如果没有项目则仅仅1300的基本工资,另通过内部同学了解,每年最多只有八九个月的时间在跟项目,所以觉得风险很大,于是放弃。
    之前谈到过,咨询管理行业是我喜欢的另一领域。经历了这一次,我彻底把心思放在了互联网行业的产品运营和市场推广岗位上。也就是在大家无所事事的这段时间,总部产品部经理批评我们北京项目团队是”在火星打酱油,不知在干什么“。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做事,而是实在没有事情可做。相对于其他同事,我因为进入项目较早,协助甲方领导出色的完成了几个工作,所以临时性的会交一些紧急而重要让我牵头去执行,责任大了工作量工作时间也相应大了,我也都是很积极的去做,最后都顺利通过,算是叫上了满意的答卷。
  
  (四)年终绩效考核刺痛人心
  
    说了那么多无关的,总算要到此次事件的核心之处了,前面所有的内容只是为了给大家做个铺垫,让你们能清楚了解我所处的状况。我尽量以描述性的文字而不刻意去点评什么,但是我会说出我当时的各种心理感受。
    终于,年关将至,同事个个都盼着年终奖。我们公司是私企,大家也没有期望太多,就期望发一个月的工资即可。但是,就是这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也有好多版本,也是些丧气的,与事件无关省去不说。
    说到事件的起因还得谈谈半个月前的年终绩效考核,从基层员工到小组长到主管到经理要一级一级评定,然后更具绩效发放年终奖。而我们部门有按季度绩效考核的习惯,每个月从员工工资里扣除10%作为绩效奖金(各位听了是什么感觉呢?),然后每季度考核一次,第四个月返还,按ABCD四个级别打分,AB两个级别会有相应的奖励(数目极少),C级别把每月工资扣除的10%工资原额返还,D级别则扣除所有的绩效奖金。(这些绩效考核政策入职时居然无人告知,都是同事间相互打听)
    我们是每月12号左右发工资,今天一查,其他两位同事的绩效奖金都返还了,而我的没有发,然后我就打电话咨询总部人资管薪酬的同事,他们仔细核对后发现我的绩效考核等级是D(5个同事就我是D),而且第四季度根本就没有考核,进一步咨询评级打分的组长后发现这个是2011年度的年终绩效考核成绩。这时,我才明白这就是部门领导考核完后迟迟不把结果告知员工的原因,如果不是查工资,不是人资告诉我,我根本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而且,我们的工资条需要员工自己问人资邮件索要,要不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工资情况)
    得到这个结果,我情绪开始激动起来:一是因为无论从工作任务量还是从工作完成质量来看,我都是公司5个同事中最多也完成得最好的;二是总部外派的那两个员工经常不过来上班总部却无人知道,若我们组必须有一个是D,那怎么也轮不到我(当然,这个我是不会跟领导反应的,这是我做人的原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但也不干损人利己的事情,所以我的申诉信中也没有提及);三是自己一年来的努力工作(绝对来说不努力,但是相对来说很努力)全被否定,绩效奖金被扣,年终奖可能没有,还面临随时被辞退的可能。
     得到这样的结果后,我立即和各级领导进行了反映,并且写了申诉信。评分负责人说给我的是C,他交由部门经理最终确定再提交给人资。(在这样管理漏洞如此之多,且评分负责人异地考核的情况下,公平性根本得不到任何保证)部门领导说是下面反馈上去的结果,下面的主管说给你的评分登记是C,他是叫给部门经理最终确定的。就这样,皮球就踢起来了。最后的结果是,部门经理说可以写一分申诉信发给相关负责人,于是我写了,也发了,得到的部门经理回复的结果是:“处理结果,节后回复。”
    这之前,情绪激动的我把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告知了甲方领导(因为他和我是老乡,对我也比较肯定),他在电话端听到后也表现出很惊讶的语气,一个劲的问我:“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你的工作我是清楚的。你别着急,我马上跟你们领导沟通。这事归谁负责?”可是后来,在甲方领导的沟通之后,得到的结果是部门经理表示处理,但最近很忙需要年后。(已经无力回天)
     我,一心只想有事做,把事情做好的研究生,刚刚进入职场,就马上接受了职场给我的一次残酷的考验。不要那几千块钱的奖金事小,但是,我不能接受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尤其不能接受公司对我这一年工作的否定。如果非要争出个结果,那么必定鱼死网破,要么捅到公司最高领导处(越级是大忌,也不会有好结果),要么罗列出你不是最差的原因(意味着要供出旷工的同事,陷他人于不义),这两种选择理智告诉我不能干。那么,我就只能接受此结果,但不认同此结果,只能自己背着这个大黑锅,自己忍受着委屈与无奈。
    这只是职场的一瞥。刚入职场的我就经历到了。现在冷静了下来,自己想了想,这个社会有多少的不公正存在,尤其在国内,无缘无故就没了命且无处伸冤的人那么多,而我只是没了奖金少了份肯定;而且,这份你认为的不公正如果不落在你身上,那也可能落在其他同事身上,他们也会认为不公正。如果你自己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学习到了什么,强大了多少,多一份这样的经历未必就是坏事,它能让你以低成本的代价获得高回报的价值体验与感悟。
    现在流行跟别人说淡定,但是能做到自己淡定处事的很少。我的这个经历很独特,对我而言很心酸,在写这篇文字前,我在想,我要取个什么名字呢?用标题党博得眼球是不是会更加引人注目?用什么名字会让此文埋没在数万文章之中?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个普通的名字。但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我的这篇文章,无论是大学应届毕业生,还是公司各层级领导。
    我想告诉各位大学应届毕业生,职场不恐怖,恐怖的是自己没有方向没有努力没有收获,至于不公正,到处都是,你要学会的是让自己更具含金量,那样无论你跳往何处,你都将所向披靡。
    我想告诉公司各层级领导,职场不好管,冷落了员工了心,浇灭的是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对公司的忠诚,最终损失的还是公司,尤其,不要让努力工作的员工伤心,一旦劣币驱逐良币或怨气满营,公司将失去凝聚力与效率。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您感兴趣并有耐心看完,而且您感同身受,请您转发给更多的人看到,谢谢!
  
    
  
   
   
   
   
   
   
   https://www.ebb365.com/cache/n145.x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设计之巅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Discuz Team.

GMT+8, 2024-10-15 12:31 , Processed in 0.042219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