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wcy7673 发表于 15 小时前

从“复星系”谣言事件透视股市做空文化

  股票市场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但是有一件发生在20天前的事情,尽管已经时过境迁,却仍可回味咀嚼一番。11月22日上午,上海上市公司复星集团旗下在沪港A、H股市场上分别上市的3只股票一同出现巨量抛盘,在天量抛单压迫之下,复星医药A股在短短10分钟内即触及跌停,在这同时,复星医药H股也开始大幅度跳水,盘中最高跌幅达到12.89%。另一只单独在H股市场上市的复星国际也跟随一同下跌。
  “复星系”股票出现的这一波跳水行情,是因为受到了一条谣言的影响。在此前一天晚间有传闻在网上声称,复星集团董事长、上海首富郭广昌被有关方面限制出境。在我国正在加大反腐力度、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因与政府官员产生不正当权钱交易而被纪检部门要求配合调查的大背景下,这条消息的出现无疑对股票具有很大的冲击力。22日中午,面对3只股票的突然跳水,复星集团以召开电话会议的形式对此作出了澄清,直斥这一消息为恶意做空者制造的谣言,并表示将采取一切法律手段对谣言一查到底。但至当天收盘,“复星系”3只股票与上一交易日相比较,仍然损失了近7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
  在此事件之后,郭广昌已经率团到欧洲进行商务谈判,用事实粉碎了有关其限制出境的谣言,“复星系”股票也随A股和港股大盘走势回到了基本正常的轨道,尽管其股票在此后又出现了下跌,但复星集团已表示与谣言无关。因此,由一个谣言引起的这一场风波,实际上已经基本翻过。但是,这起事件仍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考价值。事发当天,郭广昌在为辟谣而召开的电话会议上认为,谣言传播者的目的是为了做空复星股票。复星刚刚于今年11月中旬在香港发行了38.75亿港元有担保可转债,它对维持“复星系”股票的强劲走势有一定作用,这无疑加大了做空的难度,而如果能用一个谣言来迫使其股价下跌,当然可以给谣言制造者产生套利空间。但是,这毕竟只是复星单方面的一种猜测、推理,而凭其一己之力,它是无法查清谣言与股价走势的脉络的,即使查出了谣言制造者,其是否利用谣言来制造套利空间也需要监管部门来认定。
  事实上,在我国A股市场上,类似的谣言经常出现,有些人因为炒股失利,为了让自己的不满情绪宣泄,也会利用网络散布一些关于某个股票的谣言,但证监会很少对此进行专门的立案调查,一般都是由涉事公司向市场作出澄清就可以了,此次复星集团也是依据这样的路径。监管部门面对市场谣言不作为的态度也许是不足取的,但是如果要求其对每一条谣言都必须一查到底,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唯一一例因股价暴跌而引起证监会查谣的监管行动,是去年8月针对中信证券暴跌而进行的追查,这一次证监会花费了很大精力,居然把谣言的始作俑者挖了出来。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3个谣言制造者的造谣行为与买卖中信证券股票的资金没有关系,与中信证券股票的暴跌也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证监会并没有对造谣者作出任何处理。
  A股市场在2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股市文化,这种文化就是在投资习惯上喜好做多而厌恶做空。在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里,做多成了一件充满“政治正确”色彩的事,即使做多者存在某种与市场法规不符的行为,也能够得到谅解,而做空则很容易成为千夫所指。但是,市场行情不可能无止境地上升,每一次股价下跌,带给投资者的就是财富的损失,市场监管部门也为此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最近几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和国内经济增速的减缓,再加上A股市场政策面上需要利用股市的融资机制来为企业融资提供通道,因此A股市场行情上升面临很大阻力,市场熊气弥漫。在此情况下,在A股市场上建立起做空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做空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市场的多空双方建立起一种平衡关系,投资者只要操作得好,在股价下跌行情中照样能够实现盈利。
  但是,做空机制的建立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A股市场的投资者、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对此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了呢?目前来看还不能作出一个完全肯定的答复。说起做空,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想起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的遭遇。众多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由于遭遇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的狙击而出现重挫,浑水在我国市场舆论上因此而被涂抹上了一层“别有用心”的油彩,不仅涉事公司奋起反击,国内的监管部门虽然管不到中概股的事,但也多次表示了欢迎受到委屈的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的态度。很显然,在A股市场上建立做空机制以后,如果出现了类似浑水这样的机构,以揭露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财务信息不实来打压其股价,这个机构无疑将遭遇舆论的声讨,不仅投资者不会饶过它,估计监管部门也不会放过它。
  A股市场只能涨不能跌的股市文化,已经使市场的运行出现了扭曲,投资者不习惯做空,更不善于从做空中赚钱,这是A股市场相比于国际市场的一大缺陷。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A股市场的这种不足,因此也正在制度建设上为做空打开通道。但尽管如此,A股市场独特的股市文化仍然会对市场监管产生影响。去年8月,沪深两家证交所分别推出了转融通试点,尽管按照这个制度,转融资和转融券都有了合法地位,但是两家证交所实际上只是推出了有利于市场做多的转融资试点,而偏向于做空的转融券试点却直到今天都未上马。这种有所区别的试点也证明了到目前为止,管理部门对于做空的出现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此次“复星系”事件的出现,在做空机制出现于A股市场之前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思考价值。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假如监管部门对此展开调查,并将造谣者挖了出来以后,他们与广泛出现于A股和港股市场的做空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将做空作为一种正确的市场交易手段来看待,如何区分正常的做空与谣言扰市行为?如何像保护做多者合法权益一样保护做空者合法权益?如何对待未来A股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浑水这样的做空机构?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http://wangmanba.net/mm/3810.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复星系”谣言事件透视股市做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