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管员的部分工作经历
出处:Donews非典那年,我放弃一家电脑学校主管的职务,从事了网管这一行业。经过一年多的奋斗,部分人把我当作网管中的成功者。我把自己工作以来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点东西。一个人的成功,我个人认为,良好的个人素质是成功的基石。
我在94年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电脑,并对电脑产生了兴趣。1997年七月份,电脑在济宁这个中小城市里,仍旧是高科技的产物,只有极少数人家里有了个人电脑。当时,凭着爱好,我毕业后在朋友的电脑学校里实习做助教。当时的电脑,还是486,最大的硬盘也不过1G,电脑学校里有个 Novell的无盘网络,每天接触到的也是枯燥的DOS命令。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跟朋友学会了Novell无盘网络的建设,精通常用的DOS命令,能够掌握部分高级DOS命令的应用。两个月后,我开始上堂讲第一节课,后来凭着自己的热情还有对学员的关心,一炮走红。
朋友见我对电脑非常喜欢,并且热于钻研,介绍我到济宁的一家电脑公司上班。由于我精通Novell无盘网络的建设,因此老板也因此这个,破格录用了我。进入电脑公司后,我跟一个师傅学习,当时从事技术的人,非常保守的,问什么问题,从来不回答。无奈中,我只能在旁边看,看到别人操作一次后,便可以记住如何操作,然后自己找机会,偷偷在公司的电脑上演练。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已经能够单独出去给客户做技术服务。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老板只给自己二百块钱的工资,自己还非常高兴能够进入电脑公司工作,真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想的,或许是出于对电脑的热爱吧!两百块钱,仅仅我在市里租房子和吃饭,都不够花。为了节约钱,我每天骑自行车往返40公里回家,然后每月剩余的钱,全部买电脑方面的书籍。每天,我养成了看半小时英语的习惯,现在也是如此。凡是看不懂的英语,用词典翻译出来,再记下来。几年来,英语对我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由于是做技术服务,客户通常需要在中午提供上门服务,夏天顶着烈日,冬天顶着寒风,饿着肚子去修电脑。现在如果重新让我选择,我可能会放弃这个职业。
1998年5月份,由于刻苦的工作,我在公司的地位,仅次于在公司做技术主管的师傅。老板见我为为踏实,工作又特别卖力,特意帮我和师傅租了一套房子,工资也涨到了四百块钱一个月。当时,公司接下一个学校的网络工程,在工程中,使用了一款网络设备叫光盘塔服务器,当时这可是我们都没有听说过的东东。马上就要进行施工验收了,光盘塔服务器却始终无法与建设好的网络连接。一大难题出现了,老板与技术主管,还有老板邀请的济宁当地出名的技术员,全部来到施工现场,经过一整天的研究,也没有解决难题。
工程施工时,老板是破例让我参加网络施工的,因为我在公司的资历是最浅的,但老板看我肯干,特意把我叫去。工程施工结束后,技术主管立即让我回到公司值班。在公司里,我无意中翻到了光盘塔服务器的说明书,全部是英文,我大概看了一下,能看懂六七成。仔细阅读时,发现光盘塔服务器有默认的IP地址,与我们当时建设好的网络不在同一个网段,当然无法连接。当时已经是深夜11点,老板与技术主管仍旧在施工现场,因为明天就要进入施工验收,而市值8万人民币,占整个工程投资25%的光盘塔服务器却无法工作,想通过验收是非常困难的。工程无法通过验收,学校肯定拒绝付款。怀着一种使命感,我打通了老板的电话,说有两成把握调试好光盘塔服务器,老板激动的说,要不你来试一下,打个车过来。
当我骑自行车,用了半小时,赶到距离公司15公里的施工现场后,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搞定了光盘塔服务器。老板看到这个情况,让技术主管留下来检查工程建设,我与其他公司的一些技术元老们去济宁最大的酒店去吃饭。第二天,我调试出光盘塔服务器的消息在圈子里传开了。
两年的辛苦,一夜之间成名。许多同行的老板,开始出高价,邀请我去他们公司工作。面对这些诱惑,我始终没有离开这家公司。我当时的成功,是老板给了我机会,我不能在成名后离开他,没有理由的。老板也提出要我做技术主管,被我婉言拒绝了,我竭力主张继续让带我技术的师傅做技术主管。因为当时的出名,技术主管多少对我也有了防范之心。我看到眼里,当其他公司邀请我去解决技术难题时,我总是与身为技术主管的师傅一块过去,并且让师傅亲自动手,我在旁边只是稍微一暗示,师傅便知道如何解决,就这样,师傅对我的态度也大大改观。后来,我与师傅成了忘年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但刻苦学习技术,还在研究老板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技巧。
1998年底,一家新开的公司邀请我去做公司的副总。老板也劝说离开自己的公司,理由是公司的发展,已经与我个人的发展不成比例,我如果继续留在公司,将无法得到更大的发展。我答应老板,以后如果需要我,我会立即回来,然后去新公司上任。
到了新公司,一切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由于公司的老板对经营和技术一窍不通,遇到什么事都会主动征求我的意见,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公司员工的眼里,我没有一点官架子,与他们在一块同吃、同住。我招聘的员工中,可以说都是我培养出来的,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经营管理上,他们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这或许是我成功的一点密决吧!在与员工相处时,我始终凭“以心比心”的原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得到了公司上下的好评。
经过我一年多的辛苦经营,公司已经能够保持每月八万左右的纯利润,在当时属于业界内的中等水平。正当我满怀信心去参加一个大型网络工程招标时,老板的女朋友打电话说,老板出事了。正是因为这一个电话,也正是因为每人固有的一个贪念,结束了我在济宁的IT生涯,从此,我正式退出了济宁的IT圈子,开始了在北京的流浪生活。
页:
[1]